復華投信-債券研究處投資協理林國揚,除了鑽研總體經濟數據分析外,也長期觀察國際股市、匯市、商品市場、房地產以及債券的趨勢,目前則擔任復華投信人民幣貨幣市場基金經理人。
復華投信債券研究處投資協理林國揚,畢業於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,過去曾任職匯豐中華投信、元大投信,操盤資歷長達15年之久。擁有深厚經濟學底子的他,除了鑽研總體經濟數據分析外,也長期觀察國際股市、匯市、商品市場、房地產以及債券的趨勢,目前則擔任復華投信人民幣貨幣市場基金經理人。
聊到投資哲學,林國揚認為,從過去經驗來看,當市場極度悲觀的時候,往往是最佳的進場時點,但這也考驗著投資者的操作功力及抗壓性,想要化解心中的疑慮,有時僅看基本面是不夠的,還需要搭配技術面分析,以增強自我信心,同時隨著市場的變動,不斷地修正個人的投資模型,最後終能獲得期望的報酬率。
以下為本次專訪林國揚的內容摘要:
記者問1.(以下簡稱問)您如何看待最近大陸鬧「錢荒」的問題,是否會對中國金融體系造成巨大衝擊?還是無需擔心呢?
林國揚答(以下簡稱答):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接班後,可以看出新的領導階層對於地下金融信貸擴張的情況感到擔憂。惠譽(Fitch Ratings)在上半年下調大陸長期本幣債信評,當時報告指出,調降的主因是中國大陸存在潛在金融風險,但本身的經濟結構仍相當穩健,足以抵銷此風險,因此在展望上並沒有轉為負向。
大陸新領導人上台便積極推動改革,並對銀行進行道德勸說,以抑制信貸過份擴張。不過,許多銀行可能礙於過去習慣的關係,一下子無法改變行為,剛好遇到6月底例行性資金缺口,中國官方在此時利用不釋放資金的方式,來整頓銀行業,讓業者有所警惕,不敢再隨意擴張信貸。
我認為「錢荒」事件對中國金融體系發展影響屬於「短空長多」。短期資金狀況會較為吃緊,導致企業借款成本提高,為經濟帶來負面元素;中長期來看,大陸經濟持續朝向穩健發展,成長力道雖不如以往,但未來幾年仍可以維持7%以上的經濟成長率,後市仍可期。
基本上,此次事件是由中國人民銀行所主導的,目的在於阻止銀行信貸過度擴張。人行在6月底最後3~4天,出來適度放錢,也確實發揮了效果,以上海銀行間同業隔夜拆款利率(SHIBOR)來看,6月下旬最高來到13.44%的歷史新高,在人行釋出流動性後,6月26日收在4.94%,顯示市場利率回穩。目前資金狀況較緊一些,SHIBOR要回到4%以下的水準,短期間仍有難度。
至於「影子銀行」的問題,中國經濟屬於新興國家,經濟成長速度相對較快,也伴隨著資金不斷地膨脹,造成過多的錢無法消化,因而衍生出地下金融亂象。然而,新領導階層上台之後,將會循序漸進對「影子銀行」進行控管,其衝擊性及傷害性有機會逐步減緩,不至於會成為拖垮中國經濟的因素。
問2.錢荒爆發後,人行並沒有立刻釋出流動性,請您解析這背後的貨幣政策邏輯?
答:與民主國家不同,大陸的金融政策屬於管制性的,通常政策方向有時候會比較強硬,例如6月底爆發的錢荒事件,盤中中小型銀行借款利率水準一度衝高到20%~30%,當時政府並沒有立即釋出流動性,主要是為了讓銀行深刻瞭解到過度擴張信貸的行為是不正確的,此舉符合管制性金融體系下的作法。
雖然,中國正慢慢朝向市場經濟發展,也期望人民幣能夠逐步國際化,但考量現實層面,短時間內不太可能大幅度開放,所以中國當局才會對外尋求人民幣離岸中心,用試點的方式,促使金融體系從管制走向市場。在這過程當中,就必須採取強制性的措施來樹立警惕的作用,也可說是共產體系下獨有的經濟管控方式。
就我的看法,過去中國貨幣政策偏向中性,在新的領導人上台之後,從習近平、李克強等人的談話中可發現,中國未來將大力推動改革,在此前提下,預料貨幣政策會呈現偏緊,也就是適度維持市場所需的流動性,避免讓過多的流動性衍生出不必要的問題。
留言列表